典型文献
稀子蕨胞芽发育及营养器官的形态与解剖学研究
文献摘要:
该研究采用形态观察法、石蜡切片法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法对稀子蕨(Monachosorum henryi)胞芽发育过程及营养器官进行观察分析,以揭示不同蕨类植物胞芽生殖在发育生物学上的异同,为进一步探讨蕨类植物胞芽发育与被子植物珠芽发育的异同等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稀子蕨羽叶薄,由7~8层细胞组成,气孔分布于下表皮,无明显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2)稀子蕨的叶轴含1束"心"形维管束,叶柄基部至中部含2束维管束;成熟根能看到明显的维管束组织,无髓.(3)稀子蕨的复羽叶发育过程可分为萌动期、卷拳期、展叶期、成熟期和衰老期;复羽叶上的胞芽发育从展叶期开始,包括胞芽原基发育期、胞芽分化期、胞芽膨大期和胞芽成熟期.(4)稀子蕨胞芽原基起源于叶轴与羽叶分叉处表皮细胞下的薄壁细胞层;胞芽原基分化出多个叶原基,整体呈指状"锚"状;胞芽成熟后掉落土壤或在母体上萌发生长出新叶.
文献关键词:
稀子蕨;胞芽;解剖学;形态学;营养器官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雨;罗睿
作者机构: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2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雨;罗睿-.稀子蕨胞芽发育及营养器官的形态与解剖学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22(11):1862-1869
A类:
稀子蕨,Monachosorum
B类:
胞芽,营养器官,解剖学,形态观察,观察法,石蜡切片,切片法,显微镜法,henryi,观察分析,蕨类植物,发育生物学,被子植物,珠芽,羽叶,细胞组成,气孔分布,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组织分化,维管束,叶柄,基部,萌动,展叶期,成熟期,衰老期,发育期,膨大,分叉,表皮细胞,薄壁细胞,细胞层,原基分化,叶原基,掉落,母体,萌发生长,新叶
AB值:
0.32579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