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三维超声联合恶性风险模型在绝经后出血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文献摘要:
背景 随着子宫内膜癌(EC)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升高,如何早期有效筛查EC成为研究热点.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联合恶性风险模型在绝经后出血(PMB)女性EC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因PMB就诊的患者168例.根据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组136例和EC组32例.患者均行阴道三维超声检查,使用VOCAL软件计算子宫内膜体积(EV)、血管形成指数(VI)、血流指数(FI)和血管形成-血流指数(VFI).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子宫内膜厚度(ET)、阴道出血、年龄、体质指数(BMI)和糖尿病史计算恶性风险模型评分.绘制三维超声、恶性风险模型、二者联合预测PMB女性E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EC组患者BMI、反复出血频率高于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组(P<0.05);EC组患者ET、EV大于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组,VI、FI、VFI高于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组(P<0.05).三维超声(即EV、VI、FI、VFI联合)、恶性风险模型及二者联合预测PMB女性EC的AUC分别为0.883〔95%CI(0.817,0.949)〕、0.723〔95%CI(0.629,0.817)〕、0.949〔95%CI(0.908,0.989)〕.三维超声联合恶性风险模型预测PMB女性EC的AUC高于三维超声、恶性风险模型(Z值分别为4.762、2.613,P值分别为0.032、0.018).三维超声联合恶性风险模型预测PMB女性EC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84.4%、96.3%、0.807.结论 三维超声联合恶性风险模型预测PMB女性EC的价值较高,在临床筛查工作中可以初步分流部分患者.
文献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妇科肿瘤;子宫出血;绝经后期;三维检查;多普勒;恶性风险模型;诊断;鉴别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卢潘萍;廖予妹;张喆琳
作者机构:
450014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卢潘萍;廖予妹;张喆琳-.三维超声联合恶性风险模型在绝经后出血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2(14):1724-1729,1740
A类:
三维检查
B类:
恶性风险模型,绝经后出血,子宫内膜癌,应用价值研究,EC,病死率,PMB,郑州大学,组织病理学检查,子宫内膜良性病变,阴道三维超声,超声检查,VOCAL,软件计算,子宫内膜体积,EV,血管形成,VI,血流指数,VFI,子宫内膜厚度,ET,阴道出血,体质指数,糖尿病史,联合预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复出,约登指数,临床筛查,子宫内膜肿瘤,妇科肿瘤,子宫出血,绝经后期
AB值:
0.16636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