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周围建筑群对大跨穹顶屋盖的风致干扰效应研究
文献摘要:
大跨穹顶屋盖的风荷载会受到周围建筑群的影响,然而目前的规范中给出的风荷载并没有考虑此影响因素,本文研究了周围建筑群的建筑布置形式和建筑面积密度对大跨穹顶屋盖的风致干扰效应及其作用规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中的雷诺时均方法定常计算屋面平均风压,其中采用指数率风速剖面定义平均风速,采用重组化群k-ε湍流模型模拟湍流特性,并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准确性.通过在数值风洞中建立大跨穹顶结构与干扰建筑群的组合模型,考虑五种建筑布置形式、四种建筑面积密度和0°~360°风向角,分析穹顶屋面各区域在典型风向下和最不利风向下的风压系数和干扰因子,研究不同的建筑布置形式和建筑面积密度引起的干扰效应.结果表明,当来流上游和下游均有干扰建筑时屋面风压急剧缩减,当来流两侧有干扰建筑时屋面风压显著放大;考虑建筑布置形式,穹顶结构相对的两侧有干扰建筑是最不利布置形式,其中屋面的中心区域和紧邻干扰建筑的区域是干扰效应最剧烈的屋面区域,在结构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干扰效应的程度与建筑面积密度成正比,屋面区域风压的"放大效应"和"缩减效应"均会随建筑面积密度的增大而加剧.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大跨穹顶结构的抗风设计提供依据.
文献关键词:
大跨穹顶屋盖;风致干扰效应;计算流体力学;建筑布置形式;建筑面积密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霍林生;齐昊
作者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霍林生;齐昊-.周围建筑群对大跨穹顶屋盖的风致干扰效应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06):1257-1266
A类:
大跨穹顶屋盖,建筑布置形式,建筑面积密度
B类:
周围建筑群,风致干扰效应,风荷载,计算流体力学,CFD,雷诺,定常,屋面,平均风压,平均风速,湍流模型,模型模拟,湍流特性,风洞试验,对比验证,数值模拟方法,数值风洞,组合模型,风向角,不利风,风压系数,干扰因子,来流,流上,最不利布置,中心区,紧邻,成正比,放大效应,抗风设计
AB值:
0.18227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