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异尖科线虫诱导长江刀鲚免疫反应研究
文献摘要:
为探究长江刀鲚TH1细胞、MIF、IL-10、TNF-a、IgM、IgT和IgD的常规水平及异尖科线虫寄生所导致的免疫变化,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了空白组和3个寄生组的脾脏、头肾和血清中7种免疫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1)空白组脾脏、头肾和血清中免疫分子水平均表现为IgD(P<0.01)>IgM(P<0.001)>IgT(P<0.001)>MIF(P<0.001)>TH1细胞(P>0.05)>TNF-a(P>0.05)>IL-10,且血清中免疫分子水平显著高于脾脏和头肾(P<0.001);(2)各寄生组脾脏中7种免疫分子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01),头肾中除IgM外的6种免疫分子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血清中仅IL-10水平显著高于空白组(P<0.001):(3)整体而言,长江刀鲚寄生组IL-10水平随着寄生数量增加而下降,TH1细胞随着寄生数量的增加呈下降后上升趋势,MIF、TNF-a、IgD、IgM和IgT则与TH1细胞相反,且脾脏(IgT、TNF-a、TH1 细胞、MIF、IgM)、血清(TH1 细胞、IgD、IL-10、TNF-a)和头肾(IgT、TNF-a)中免疫分子水平与寄生虫数量间的相关关系均达到显著水平.综上,异尖科线虫寄生可增加长江刀鲚免疫分子的表达水平,诱导炎症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反应的发生,脾脏、头肾和血清中部分免疫分子水平与异尖科线虫数量间的相关性显著,其中血清TH1细胞、脾脏中IgT和TNF-a可作为长江刀鲚应对异尖科线虫寄生的免疫功能测定优选指标.
文献关键词:
长江刀鲚;异尖科线虫;免疫分子;酶联免疫测定
作者姓名:
王红篮;应聪萍;杨彦平;郭文君;徐跑;刘凯
作者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201306;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淡水渔业和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无锡214081;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无锡214081
引用格式:
[1]王红篮;应聪萍;杨彦平;郭文君;徐跑;刘凯-.异尖科线虫诱导长江刀鲚免疫反应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22(04):595-602
A类:
异尖科线虫,IgT
B类:
长江刀鲚,TH1,MIF,IgM,IgD,脾脏,头肾,免疫分子,分子水平,各寄,整体而言,寄生虫,显著水平,加长,适应性免疫反应,酶联免疫测定
AB值:
0.12435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