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国际主流多源融合降水实况产品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文献摘要:
精细、精准、高时效的网格降水实况产品对于智能网格预报业务、防灾减灾以及水循环、地气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从20世纪90年代起,利用地面观测、卫星、雷达、模式等多源资料和数据,美国、日本、欧盟等先后开始研制降水融合产品,并形成一系列区域或全球范围的多源融合降水实况产品.目前全球降水实况产品中,美国NASA研发的Integrated Multi-Satellite Retrievals for GPM(IMERG)产品已推出第六代,将数据覆盖范围扩大至全球,结合地球同步红外数据、微波数据、地面雨量计数据等,形成具有较高时空分辨率的降水融合产品.日本推出的GSMaP产品使用了PMW(Passive Micorwave)算法、降雪估算算法等方法,也研制出了具有较高质量的降水产品.区域高分辨率降水实况产品方面,美国最新业务化的MRMS(Multi-Radar/Multi-Sensor System)系统研制的雷达QPE(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estimation)产品基于雷达基数据、地面雨量计数据、模式数据等,结合先进的技术在美国区域生成了1 km、2 min更新的降水实况产品.我国多源降水融合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自2010年起逐步开展研究,2018年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牵头,中国区域逐时、5 km分辨率的地面卫星、雷达三源融合降水实况产品实现业务运行,作为零时刻实况应用于我国无缝隙智能网格预报业务,2021年该产品空间分辨率将提高至1 km.但同时需意识到,我国降水实况业务产品与灾害天气监测预警、高频次滚动更新的智能预报、智慧气象服务业务需求以及国际最先进降水实况产品研制技术尚有差距,全球降水产品还未摆脱对国际产品的依赖,及时掌握国际多源融合降水研制技术研究动态,开展降水融合核心技术的调研和攻关,对提高我国降水实况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关键词:
多源融合;降水实况;卫星;雷达;IMERG;GSMaP;MRMS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璐;潘旸;谷军霞;师春香
作者机构: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数据研究室,北京 10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璐;潘旸;谷军霞;师春香-.国际主流多源融合降水实况产品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气象科技进展,2022(06):16-27
A类:
Micorwave,MRMS
B类:
多源融合降水,降水实况,研究进展与展望,网格降水,智能网格预报,报业,防灾减灾,水循环,地气,地面观测,多源资料,降水融合产品,NASA,Integrated,Multi,Satellite,Retrievals,GPM,IMERG,第六代,覆盖范围,波数,面雨量,雨量计,高时空分辨率,GSMaP,产品使用,PMW,Passive,降雪,算算,降水产品,高分辨率降水,业务化,Radar,Sensor,System,系统研制,QPE,quantitative,precipitation,estimation,基数,多源降水融合,融合技术,气象信息,信息中心,牵头,中国区域,产品实现,零时,无缝隙,产品空间,空间分辨率,业务产品,灾害天气,天气监测,监测预警,高频次,滚动,智能预报,智慧气象服务,业务需求,最先,产品研制,研制技术,尚有,研究动态
AB值:
0.3532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