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夏玉米源库性状对群体渐增变化的响应
文献摘要:
以驻玉216为材料,设置6.75万、7.50万、8.25万、9.00万株/hm2 4个群体密度,研究不同群体密度下夏玉米源库性状的变化规律,为豫南生态区夏玉米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结果表明:群体叶源量吐丝期最大,处理D9.00比处理D8.25、D7.50、D6.75分别增加了5.29%、17.51%、40.66%;灌浆期高密度群体处理显著降低了比叶重,处理Da75比处理D7.50、D8.25、D9.00分别增加了6.44%、14.47%、17.28%;处理 D6.75、D7.50、D8.25的粒叶比比处理D9.00分别增加了 24.62%、12.41%、8.90%,叶物质输出率显著升高但均为负值;提高群体密度显著增加了吐丝后玉米群体源的生产能力;处理D9.00的吐丝后源生产能力转化率比处理D6.75、D7.50分别下降了 9.9、12.2百分点;处理D6.75的群体库容量比处理D7.50、D8.25、D9.00分别降低了 16.06%、29.01%、21.23%;穗粒数、群体粒数、百粒质量、库充实度及产量不同处理间均达显著水平(P<0.05),籽粒产量处理D7.50最高,比处理D6.75、D8.25、D9.00分别增加了6.86%、9.61%、12.47%,群体密度D7.50可以平衡群体源库之间协同关系,群体源库性状得以协调发展.
文献关键词:
夏玉米;源库性状;叶源量;群体源生产能力;群体库容量
作者姓名:
翟新然;王勤俭;赵雪梅
作者机构:
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河南驻马店463000;遂平县槐树乡农业服务中心,河南遂平463100;驻马店市驿城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河南驻马店463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翟新然;王勤俭;赵雪梅-.夏玉米源库性状对群体渐增变化的响应)[J].大麦与谷类科学,2022(04):27-35
A类:
源库性状,叶源量,Da75,群体库容量,群体源生产能力
B类:
夏玉米,万株,hm2,体密度,不同群体,豫南,生态区,玉米生产,吐丝,D9,D8,D7,D6,灌浆期,比叶重,粒叶比,比比,负值,能力转化,别下,百分点,穗粒数,百粒质量,充实度,不同处理,显著水平,籽粒产量,协同关系
AB值:
0.24365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