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消失的碑林:《橋玄廟碑》與東漢鄉里石刻景觀
文献摘要:
東漢人的塋域碑刻主要包含兩種類型,即墳丘前的墓碑和墓所祠堂前的廟碑①.在東漢著名碑刻作家蔡邕的文集中,可以見到他爲胡廣寫作的碑文4篇、楊賜4篇、橋玄2篇,都分別包含了上述兩種碑類②.蔡集中也有一個比較反常的例子,桓帝時的名臣朱穆,遣言要求不崇墳、不封墓、不墓祭③,他的祠堂因此没有建在墓旁,而是建在了邑中,其子在墓前樹碑,而在廟前鑄鼎,請蔡邕撰寫了碑銘和鼎銘,朱穆因此擁有墓碑和廟鼎的組合.不過,蔡邕鼎銘長達489字,備述朱穆一生行迹④,這完全是碑文的作法,所以《文心雕龍》指爲"朱穆之《鼎》,全成碑文"⑤.鑄鼎和廟祭一樣,都是朱氏的復禮實踐,但蔡邕仍以碑體爲鼎銘,没有貫徹喪家復古之意,更說明祠廟立碑已是常態.在朱穆的祠堂裏,祠廟鼎不過是一種异形的碑.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于溯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學文學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于溯-.消失的碑林:《橋玄廟碑》與東漢鄉里石刻景觀)[J].古典文献研究,2022(01):139-151
A类:
朱穆之
B类:
碑林,東漢,石刻,碑刻,墓碑,祠堂,刻作,蔡邕,文集,碑文,反常,例子,名臣,不封,墓祭,建在,其子,行迹,作法,文心雕,朱氏,仍以,立碑,已是,异形
AB值:
0.5599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