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船用高强韧钢二次淬火过程对屈强比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了解决传统调质热处理工艺获得材料屈强比较高的问题,本文研究了船用高强韧钢在一次淬火+两相区二次淬火+回火过程中的组织转变及其对力学性能与屈强比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与高温共聚焦金相显微镜对高强韧钢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转变进行观察与分析,并结合力学性能测试分析组织转变对力学性能及屈强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二次淬火温度的升高,高强韧钢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升高且屈强比升高,高强韧钢热处理态组织为铁素体+回火板条马氏体.高强韧钢在二次加热保温时,一次淬火形成的马氏体板条界促进奥氏体形核从而细化晶粒,提高了强度与低温韧性,屈服强度均高于800 MPa,-50℃冲击功均高于200 J;同时,两相区二次加热时产生了软相铁素体,并在后续二次淬火及回火过程中保持稳定,降低了屈强比,最低可达0.92.合理的二次淬火热处理工艺可以在保证强韧性的前提下获得较低的屈强比.
文献关键词:
船用高强韧钢;二次淬火;力学性能;屈强比;高温金相;组织转变;铁素体;回火板条马氏体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朝阳;郭呈宇;康永林;王书桓;于浩
作者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河北唐山 063210;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朝阳;郭呈宇;康永林;王书桓;于浩-.船用高强韧钢二次淬火过程对屈强比的影响)[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22(10):1478-1482
A类:
船用高强韧钢,高强韧钢,二次淬火温度
B类:
淬火过程,屈强比,调质热处理,热处理工艺,两相区,组织转变,共聚,金相显微镜,观察与分析,结合力,力学性能测试,测试分析,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热处理态,铁素体,回火板条马氏体,马氏体板条,奥氏体,形核,细化晶粒,低温韧性,冲击功,淬火热处理,强韧性,高温金相
AB值:
0.187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