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危机中的特使外交:抗战时期纳尔逊使团对华经济调查
文献摘要:
1944年9月美国总统特使纳尔逊访华之际,正值中美关系陷入危机的关键时刻,纳尔逊使团通过开展对华调查,试图从经济层面入手化解两国之间日趋激化的矛盾.在白宫方面的支持下,纳尔逊使团得以直接向国民政府索取诸多机密信息,并与美国驻华机构互通情报.纳尔逊使团在短期内即完成对华经济情报的搜集任务,并据此向两国政府拟具针对性的建议,为维持中美战时同盟关系提供方案.纳尔逊使团在中国的经济调查活动,反映了罗斯福总统"特使外交"的特色,同时折射出美国当局海外情报领域特使和常使之间竞争与合作共存的微妙关系.初次访华期间,纳尔逊与蒋介石确认了中美战后经济合作意向,这是缓解二战后期两国紧张关系的重要政治基础,但围绕如何开展战后重建等核心议题,纳尔逊使团未能促成任何具体协议,此阶段中美之间的谈判与互动反而暴露出双方存在重大的战略分歧.
文献关键词:
中美关系;经济情报;战时同盟;特使外交
作者姓名:
贾钦涵;皇甫秋实
作者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历史系, 上海 200240;复旦大学 历史学系, 上海 200433
引用格式:
[1]贾钦涵;皇甫秋实-.危机中的特使外交:抗战时期纳尔逊使团对华经济调查)[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4):119-129
A类:
特使外交,互通情报,战时同盟
B类:
抗战时期,纳尔逊,使团,总统,访华,正值,中美关系,关键时刻,对华调查,两国之间,激化,白宫,国民政府,索取,机密信息,驻华,在短期内,经济情报,两国政府,拟具,同盟关系,调查活动,罗斯福,折射出,当局,竞争与合作,微妙,蒋介石,经济合作,合作意向,二战后,紧张关系,政治基础,战后重建,核心议题,谈判
AB值:
0.32827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